云陽縣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
關于春季食品安全的風險提示
隨著春天萬物復蘇,氣溫回升,也是食品安全風險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。為保障您的飲食安全,請收好這份春季食品安全消費提示:
野菜雖鮮美,食用需謹慎
一是不采食不認識、不熟悉的野菜。許多野菜與有毒植物外形相似,容易誤食中毒。采食不認識、不熟悉的野菜可以說是一場生命的豪賭,不僅存在誤食中毒,甚至死亡的風險,農(nóng)藥污水污染的危害也不容忽視,建議大家不要隨意采食。目前,好吃的野菜不少都已被納入人工種植的范疇,大家想在春季嘗鮮,可以去正規(guī)商超、市場購買。
二是徹底清洗,合理烹飪。自行采回的野菜,一些公園或綠地為了控制病蟲害會定期噴灑農(nóng)藥,采的野菜如果被農(nóng)藥沾染,回家沒洗干凈就吃,同樣會引起食物中毒,在一些農(nóng)村的田里會釋糞肥,附近的野菜可能會沾染到含有寄生蟲卵的糞肥,使用以后會有寄生蟲感染的風險。建議野菜食用前要徹底清洗干凈,并經(jīng)過焯水等適當處理,去除部分天然毒素。
三是特殊人群慎食野菜。老人、兒童、孕婦及免疫力低下人群,這類人群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,抵抗力較差,盡量少食或者不食野菜。還有春季易引發(fā)過敏,過敏體質人群也要注意慎食野菜,預防食物過敏引起不適。
春季食源性病毒高發(fā),謹防“病從口入”
一是注意飲食衛(wèi)生。處理食物前,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洗手,去除手上的細菌和污垢。避免直接用手接觸熟食,防止細菌污染食物。如果出現(xiàn)腹瀉、嘔吐等癥狀,應避免處理食物,防止將病菌傳播給他人。同時要定期對廚房進行清潔消毒,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
二是合理保存食材。采購盡量選擇新鮮食材,同時要合理保存食物,像肉類、海鮮、乳制品等容易腐敗變質的食品,務必存放在冰箱內(nèi)。其中,冷藏溫度需控制在0-8℃,冷凍溫度則應小于或等于-18℃,以此延緩食品變質速度。對于干果、谷物等容易受潮的食品,應使用密封容器進行保存,防止因受潮而發(fā)生霉變,影響食品品質和食用安全。
三是徹底加熱食物。尤其是肉類、海鮮等,必須徹底加熱,確保達到足夠的溫度和時間,以殺滅可能存在的細菌和微生物。避免食用未燒熟煮透的食物,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(fā)生。
野生蘑菇風險高,切勿隨意采食
一是不采食野生蘑菇。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方法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,切勿輕信民間流傳的鑒別方法,尤其是一些民間視頻的鑒別方法。若要鑒別,可以關注官方渠道,如食安中國、重慶疾控等微信公眾號。
二是不購買來源不明的蘑菇。盡量選擇正規(guī)渠道購買人工栽培的食用菌,避免食用來源不明的蘑菇。
三是出現(xiàn)中毒癥狀及時就醫(yī)。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中毒癥狀,應立即催吐并盡快就醫(yī),同時保留剩余蘑菇樣本以供鑒定。
其他高風險事項,需要特別留心
一是注意發(fā)芽土豆與新鮮黃花菜。發(fā)芽土豆中含有龍葵素,即使經(jīng)過烹飪也難以完全消除,食用后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。新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,雖然經(jīng)過處理(如焯水、充分浸泡)后,大部分秋水仙堿可以被去除,但仍需注意適量食用,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。
二是野炊食品安全。在進行野炊活動時,要選擇安全、衛(wèi)生的場地,遠離污染源。用水應選擇干凈的水源,如瓶裝水或經(jīng)過煮沸處理的自來水。食材要新鮮,避免攜帶易變質的或高風險的食品。加工制作過程中,要注意生熟分開,使用干凈的器具和餐具。同時,要確保食物燒熟煮透,避免食用生冷食物。野炊結束后,要妥善處理垃圾,保持環(huán)境整潔。特別提示:注意戶外安全,不要野外用火!
三是外出就餐注意事項。外出就餐或網(wǎng)絡訂餐應選擇持有有效《食品經(jīng)營許可證》的食品經(jīng)營單位;食用前分辨食物是否變質、是否有異物,不要食用顏色異常、味道異?;蛭礋熘笸傅牟穗?,慎食生冷食物,拒絕食用野味;點外賣時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,收到外賣后要檢查食品包裝是否完好,發(fā)現(xiàn)食品變質或受到污染應當拒收并聯(lián)系商家、平臺處理。
消費者購買食品或外出就餐后
應及時索要并妥善保存消費憑證
以備追溯調(diào)查和消費維權時及時舉證
發(fā)現(xiàn)食品安全問題或權益受損
可撥打12315或12345熱線投訴舉報
直播 | 云陽見面·村游四季”2025年春季鄉(xiāng)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(zhèn)“伴城伴鄉(xiāng)”文化旅游季活動
2025-03-01 09:00:00
云陽報第20200806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