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炎夏日,熱浪滾滾。許多人頂著高溫,用滾燙的汗水,定格夏天最美風景,用辛勤的付出,詮釋什么叫堅守。
刺眼的火花、晶瑩的汗水、黝黑的臉頰……8月17日,立秋雖然早已過去,但酷暑氣息依舊強勁,在河牛造船廠十分空曠的露天平臺上,焊接、起吊、組裝等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展開,造船建設場面頗為壯觀。
河牛造船廠是我縣經(jīng)交通部審批、具有標準化資質(zhì)的船舶建造企業(yè),位于青龍街道復興社區(qū)的長江邊上,可同時開工建設庫區(qū)最大標準化貨輪9艘,最大單體可達9700噸。目前,隨著國家“一帶一路”縱深推進和“長江經(jīng)濟帶”建設,水運產(chǎn)業(yè)的興旺給處于三峽庫區(qū)黃金地帶的云陽“河?!睅砬лd難逢的發(fā)展機遇。
當天上午,記者走進“河?!边@熱火朝天的施工現(xiàn)場,只見這樣一群“女焊子”映入眼簾:她們頭頂烈日,腳踩鋼板“火爐”,揮汗如雨,奮戰(zhàn)高溫,搶時間,趕生產(chǎn),要把上半年疫情帶來的損失都給搶回來。
“她們用實力演繹巾幗不讓須眉,用細膩專注鑄成“滴水不漏”的船體?!焙优T齑瑥S廠長曾慶云告訴記者,目前工地有女工有20多人,她們同男人一樣,化段包干、同工同酬,按照同樣技術(shù)標準和同等作息考核。
今年47歲的陳群菊就是這群“女焊子”中的一位普通代表。從當初開始學習電焊,到經(jīng)過無數(shù)次枯燥無味的機械重復操作訓練,不善言辭的陳群菊目前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“焊工女王”,用實力和倔強證明燒電焊不只是男性的“專利”。
上午十點,戶外溫度越竄越高,船體鋼板開始發(fā)燙,要是把雞蛋放在上面,不大工夫便可煎成蛋餅。就是因為在這種高溫天氣作業(yè),火星子和熱浪會不斷襲來,陳群菊不得不“全副武裝”——頭戴厚實的防護面罩,手戴厚實的牛皮手套,身著兩層密不透風的防護服。
“如果皮膚長時間暴曬在烈日下,過不了幾天,就掉一身皮。要是焊花濺到身上,一燙就是一個泡?!睂τ陉惾壕諄碚f,要做好焊工這份工作,遇到的挑戰(zhàn)真不少。
“頭上的帕子和手臂上的牛皮套每月更換一次?!标惾壕照f,燒電焊時,數(shù)不清的焊火花會四處飛濺,要是落在面罩上,帕子經(jīng)常燃起來,一燒就是一個洞,月初才換的,如今已是破爛不堪。
連續(xù)工作了幾個小時,陳群菊開始有些疲憊,她站起身來,拿起一瓶臭蒿解暑涼茶“咕嚕?!焙葌€痛快。“造船,焊接是個過細活兒,馬虎不得?!标惾壕照f,焊工的這活兒,對于外行人看來,也許太平常了,不值得一提,但對她來說,就是大事,畢竟,這是關(guān)系到船體是否漏水的重要工序之一,所以她必須做到精益求精,不出絲毫的差錯。
河牛船廠造船的工序很多,就電焊工序而言,后期還要用超聲波探測是否有裂痕、氣孔、夾渣,拍片留存,油浸、氣密、水壓等專業(yè)測試。
“每次檢測,返工次數(shù)幾乎為零?!敝形缡c,干了7年之久電焊工的陳群菊迎來休息時光。她脫下厚重的防護服,非常開心地說,雖然高溫下造船比較辛苦,但大伙兒每每看到云陽造“河牛”這個“大家伙”逐步成型下水,“橫行”江面,走向遠方時,想到自己也曾經(jīng)參與高大上的造船工作,還是其中的一顆“螺絲釘”,內(nèi)心就覺得無比自豪,認為所有的付出都值。(記者 朱學徽 實習生 張詩怡 李歆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