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難、居住難、交通難、就醫(yī)難曾是高陽鎮(zhèn)團堡村最直接、最緊迫、最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。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,我縣全面落實各項精準扶貧措施,逐步讓當?shù)卮迕褡呱狭酥赂宦?、小康路、幸福路?/p>
近日,記者走進團堡村,放眼望去,草木青翠,群山綿延,鳥鳴蟲啾,流水潺潺。村子里,一幢幢潔凈敞亮的農家小院掩映在綠蔭之中,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,一幅美麗、宜居、文明、和諧的新農村圖景映入眼簾。
然而在過去,由于交通閉塞、思想封閉,村民們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窮日子。村民楊青山和許多年輕力壯的村民們一樣,紛紛離開村莊外出打工,但因為沒文化、沒技術,生活依舊貧困,一家人的生活常常入不敷出。
楊青山一家有六口人,年邁的母親患有心臟病,他自己也患有乙肝、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,還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小孩。生活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。“盡管我每天努力工作,想讓生活好起來,但是每次拿到工資后,依然填補不了醫(yī)藥費,收入成了負數(shù)不說,自己還落下了一身病。漸漸地,我對未來生活也越來越?jīng)]有信心?!睏钋嗌交叵肫鹉嵌瓮?,嘆了口氣。
2015年,楊青山家被評為建卡貧困戶,在鎮(zhèn)村干部和幫扶干部的幫助下,他家的生活狀況逐步發(fā)生改變。他家不僅享受了醫(yī)療扶貧政策,從根本上減輕了醫(yī)療負擔,還發(fā)展起養(yǎng)殖業(yè),一年收入四五萬元。“以前生病就只能拖,拖到受不了了才會去看病拿藥。但現(xiàn)在不一樣了,看病經(jīng)濟壓力小了,生病了就去看,也不用因為節(jié)省錢不按時吃藥,還有家庭醫(yī)生定期上門詢問并檢查病情。”楊青山笑著說。
說起養(yǎng)殖,楊青山養(yǎng)的雞可是遠近聞名。來到楊青山養(yǎng)雞的溫室里,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托起幼雞查看生長情況,他的妻子正在給雞喂食。
“第一批4000只雞已經(jīng)出欄賣完了,這批雞有1500只,都還在溫室,等這批幼雞長大了,再買2500只回來養(yǎng)?!睏钋嗌叫睦镌缫岩?guī)劃好未來的養(yǎng)殖路。
養(yǎng)雞銷售方面,楊青山也摸索出了經(jīng)驗,從剛開始賣脫溫苗,到賣幼崽,再到成熟的土雞……每個階段都能賺到錢,現(xiàn)在他一家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,每個人臉上的笑容更多了,憂愁變少了。
“要勤快,要努力,要靠自己的雙手……”楊青山母親熊德清時常這樣教導他。楊青山也是這樣做的,現(xiàn)在做養(yǎng)殖賺的錢一家人吃喝不愁。楊青山告訴記者:“政府幫扶加上我們自己雙手勞動,做事也越來越有勁,生活也越來越有希望?!闭f起這幾年的變化,楊青山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語,笑得合不攏嘴。
熊德清特別擔心兒子楊青山的健康和安全。去年臘月14日凌晨1點多鐘,當大家已經(jīng)熟睡時,楊青山和他的妻子還在溫室里給4000只雞做育苗。由于太長時間沒有休息,兩人先后昏倒在溫室里。熊德清看著夜越來越深,孩子還在忙碌,一直放心不下,就前來查看。走進溫室,看見兒子和兒媳婦昏倒在地,怎么叫也叫不醒,急壞了熊德清。她趕緊喊醒楊青山父親,一起把他們背回家,喂了葡萄糖后,過了好一陣,楊青山和妻子才醒過來。熊德清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還有些后怕,她說:“兒子和兒媳是家里的頂梁柱,千萬不能有閃失,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,家里日子才會越來越好?!?/p>
脫貧致富不能“等靠要”,楊青山做起養(yǎng)殖后,不分晝夜地勞作,忙的時候一天只能休息兩個小時。生活從來不會辜負努力的人?,F(xiàn)在楊青山靠養(yǎng)殖雞一年有四五萬的收入,平時還會喂點鴨、兔子,種些玉米,蔬菜,再加上公益崗位工資,一年有六七萬元的收入。一家六口還搬出了土坯房,住上安全寬敞的新房子,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屋后山體滑坡,交通也方便。楊青山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(記者 鄭紅均 朱貞霓 鄧磊)
2020-07-28
2020-07-27
2020-07-03